通信行業(yè):積極擁抱5G曙光 國產100G硅光芯片投產
2018年09月07日 8:38 8145次瀏覽 來源: 信達證券 分類: 硅 作者: 邊鐵城 蔡靖
行業(yè)觀點:5G頻譜規(guī)劃框架初定,聯通電信充分深耕3.5GHz黃金頻段,移動牽頭拉動2.6GHz和高頻段產業(yè)鏈,隨著細則公布,5G主題關注度將空前高漲。其中3.5GHz段因全球通用性最高,已經過長期技術儲備,可以最快速實現部署,是5G的黃金頻段。而2.6GHz、4.9GHz目前產業(yè)鏈都非常不成熟。4G時期的“傾斜性”牌照政策,使得擁有雄厚資金優(yōu)勢的移動憑借一年的窗口期將電信、聯通遙遙甩在身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財力難以扶持2.6GHz產業(yè)鏈,但3.5GHz足夠的產業(yè)成熟度,可以使二者憑借較低的建網成本、較早成熟的終端等優(yōu)勢與中國移動在5G初期競爭。由于中國移動4G網絡基本建立在2.6GHz,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移動5G網絡可以最大程度上沿用現有的站址、機房等資源,這將為中國移動節(jié)省大筆建網資金。我們認為,各取所需的頻譜分配策略,既可以保障三大運營商5G初期的建設能力,又可以促進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以加速5G網絡的發(fā)展速度。5G頻譜分配方案將對天線、濾波器、小基站、終端、PCB板等5G相關產業(yè)鏈造成影響。建議關注:烽火通信,光迅科技,中興通訊和網宿科技。
由國家信息光電子創(chuàng)新中心、光迅科技公司、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聯合研制成功的“100G硅光收發(fā)芯片”正式投產使用,實現了100G/200G全集成硅基相干光收發(fā)集成芯片和器件的量產,并通過了用戶現網測試,為80公里以上跨距的100G/200G相干光通信設備提供超小型、高性能、通用化的解決方案。該款商用化硅光芯片在一個不到30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集成了包括光發(fā)送、調制、接收等近60個有源和無源光元件,是目前國際上已報道的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硅光子集成芯片之一。該芯片不僅體現出了硅光技術的優(yōu)勢,也表明我國已經具備了自行設計制造硅光芯片的能力和基礎,使我國成功擺脫了在該領域對進口芯片的嚴重依賴。此次創(chuàng)新雖然是四家單位通力實現,但郵科院科研體系作為前沿技術研發(fā)的共通平臺,將為光迅科技提供堅實的支撐。我們十分期待未來幾年硅光技術在光通信系統(tǒng)中的大規(guī)模部署和應用,推動我國自主硅光芯片技術向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方向發(fā)展。
公司推薦:
1、高新興(300098):近年來公司致力于由單一的通信運維服務商轉型升級,樹立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聚焦公共安全行業(yè)應用,打造大數據運營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公司成立時主要產品為基站監(jiān)控設備,通過視頻監(jiān)控的集成進入安防行業(yè),目前安防業(yè)務體系已經形成五大板塊:通信安防、平安城市、金融安防、鐵路安全和警務系統(tǒng)。公司外延式發(fā)展切入物聯網,夯實智慧城市基礎架構。收購中興智聯,布局電子車牌市場,收購中興物聯,建立“云+端”業(yè)務生態(tài)體系。
2、網宿科技(300017):公司聚焦IDC+CDN+云計算+邊緣計算”產業(yè)鏈。作為CDN龍頭廠商,立足于CDN并積極向IDC及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延伸。CDN方面,網宿科技在CDN行業(yè)經營多年,長期占據龍頭地位。IDC方面,公司將IDC業(yè)務以增資形式剝離至廈門秦淮子公司,以定制化為突破口,迎合大型互聯網客戶需求。云計算方面,目前公司已實現CDN節(jié)點的云化改造,推出了全速云系列產品。邊緣計算方面,公司已逐步將CDN節(jié)點升級為具備存儲、計算、安全功能的邊緣計算節(jié)點。未來公司與運營商的合作將會進一步深化,移動邊緣計算市場的啟動將推動公司轉型并受益。公司通過建立子公司和收購海外公司的方式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公司已覆蓋幾十個國家及地區(qū),能夠為海外客戶提供豐富的服務。
風險因素:技術發(fā)展及落地不及預期;行業(yè)增速不及預期風險。(信達證券 邊鐵城 蔡靖)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