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有色院設計的鹽湖提鋰項目建成投產
2018年05月17日 8:52
1021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何昌盛 謝興中
5月的格爾木,大地回綠,萬物吐新,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設計的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鹽湖提鋰尾液鋰、鎂綜合回收利用項目及新建研發(fā)中心工程項目”喜結碩果,建成投產。在短短3年時間內,這是長沙有色院西寧分公司繼青海鴻鑫礦業(yè)??囝^礦、泰豐先行鋰業(yè)碳酸鋰和西寧市建材園項目后完成設計并建成投產的第4個項目。
5月11日,西部礦業(yè)集團下屬的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組織勘察、設計、監(jiān)理、施工及質監(jiān)等單位對鹽湖提鋰項目進行竣工驗收。驗收專家組認真審閱了工程設計、建設有關文件和竣工驗收資料,聽取了各單位對該項目設計、施工、生產運行等情況的匯報,并質詢了有關問題。驗收專家組通過現場情況核實,全面檢查了項目的運行現況,經充分交流溝通,評議認為該項目設計科學合理、施工質量優(yōu)良、工藝流程先進、運行情況良好、工程資料完善齊全,一致同意通過竣工驗收。
在驗收現場,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為長沙有色院西寧分公司贈送了“設計精湛,服務周到”錦旗,同時為項目總設計師贈送了“認真負責,工匠精神”錦旗,以表彰長沙有色院西寧分公司在設計質量、工期保障、后續(xù)服務過程中表現出的精益求精、用心服務的企業(yè)精神以及項目總設計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對設計質量、工期控制一絲不茍的精神。
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的碳酸鋰生產工藝是將鹽湖鋰資源進行提煉,得到的尾液經過晾曬后直接回到生產流程中,這種“閉路循環(huán)”的工藝使得流程中鎂離子含量高,最終影響碳酸鋰質量。為了提高碳酸鋰的質量,同時進一步提高鋰的回收率,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決定對尾液加工處理,于是進行了技術攻關,并申請授權了“一種回收利用鹽湖提鋰母液并副產堿式碳酸鎂的方法”發(fā)明專利,希望通過技術改造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同時利用現有廢置硼酸車間進行改造,以盤活企業(yè)資產,實現專利技術的工程轉化,基于此背景,提出了關于“鹽湖提鋰尾液鋰、鎂綜合回收利用項目”。
由于該項目工藝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項目開展初期,長沙院團隊項目總設計師及設計團隊迎難而上,認真查閱資料,結合專業(yè)知識及工程經驗,與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多次深入的技術交流,不搞通、不吃透技術要點不罷休,最終雙方達成專利技術轉化工程方案共識,為項目的工藝技術方案設計工作打下了基礎,避免了因工藝沒吃透而造成返工、拖延項目進度的問題。
另外,由于該項目是老廠房就地改造項目,場地空間上受到限制,周邊管線復雜,而且工期非常緊張。在此情況下,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度,保證項目順利推進,長沙有色院西寧分公司領導積極協調各方,與青海鋰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帶領項目團隊多次進行技術攻關,采用“五加二、白加黑”的模式,加班加點,力保項目設計質量和周期。特別是長沙院公司相關專業(yè)設計人員自接手項目后,碰到任何困難,毫無怨言,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圓滿完成了設計任務,還贏得了各方稱贊。
項目達產后,每年可生產大約3000噸堿式碳酸鎂和碳酸鋰生產原料含鋰老鹵8萬立方米。經技術經濟測算,在目前的價格下,如果將8萬立方米老鹵轉化成碳酸鋰產品計算,扣除生產成本,年均新增凈利潤約13000萬元,經濟效益可觀,真正貫徹了長沙有色院精益求精、為業(yè)主創(chuàng)造價值的設計理念和宗旨。
該項目的如期竣工和業(yè)主的充分肯定,為長沙有色院西寧分公司贏得了口碑,標志著西寧分公司在西北大地上又樹立一面旗幟,為后續(xù)市場的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