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取得鋰電低碳負極材料抗粉化新成果
2017年07月04日 9:12 618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類: 重點新聞
近日,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楊金虎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的彭慧勝教授合作,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抗粉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據悉,該研究利用納米組裝技術,將多種納米結構基元(納米點,納米棒)逐層組裝形成低碳含量(4.83%)的SnO2三殼層中空結構和高含碳量(35.1%)的SnO2雙殼層中空結構發(fā)現,低碳三殼層中空結構在嵌鋰過程中可承受高達約231.8%的巨大體積膨脹率,即使在1450次循環(huán)后仍能輸出高達1099 mAh g-1可逆比容量;而高碳雙殼層結構在循環(huán)中會很快坍塌,性能大大衰減。經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征和力學模擬表明,三殼層結構在鋰化/去鋰化鋰時具有特殊的自協(xié)同結構保持機制,保護結構不會崩塌,并能保證電極材料在長循環(huán)過程中的結構完整性。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