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加工費兩頭擠壓,鋁棒廠盈利艱難
2017年04月05日 9:26 6258次瀏覽 來源: 南儲商務網 分類: 鋁資訊
鋁水棒行業(yè)進入門檻偏低,產能快速擴張,目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鋁棒產能已經超過1600萬噸,而且產能仍處于擴張態(tài)勢。但伴隨著產能的擴張,鋁水棒行業(yè)競爭漸顯激烈:一方面是自身生產成本走高,另一方面是鋁水棒的加工費也走勢疲軟,兩端擠壓令鋁棒企業(yè)在供需平衡間勉強維生。
一般而言,鋁棒廠家的生產成本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鋁水采購費用、銷售運輸費、熔鑄及其他雜費。一般而言不同區(qū)域的鋁棒廠家成本最大的差異來自于鋁水采購價格以及產品運輸費用的差別,熔鑄及其他雜費成本差異較小。熔鑄及雜費等成本基本維持在380-450元之間。具體分布如下圖所示:
成本與加工費兩頭擠壓,鋁棒廠盈利艱難

圖一:熔鑄及雜費等成本占比
鋁水采購價格即行業(yè)慣稱的鋁水下浮幅度,一般而言下浮幅度與主要消費地的運費關系緊密,下浮幅度與運費越是接近,企業(yè)在目的地的成本競爭優(yōu)勢越大。從下圖可見,新疆、包頭、甘北、寧夏等地鋁棒發(fā)廣東相對競爭力比較強。而山西、河南、青海等地則成本相對更高,競爭劣勢。
成本與加工費兩頭擠壓,鋁棒廠盈利艱難

圖二:鋁水下浮幅度與運費比較
成本與加工費兩頭擠壓,鋁棒廠盈利艱難
廣東鋁棒加工費與加工費成本關系圖
不過即便是生產成本處于相對優(yōu)勢的新疆、包頭、寧夏等地,鋁棒發(fā)運至廣東的加工費成本也在長江價+450~550元水平,去年全年均價為長江價+496元,基本處于微利狀態(tài)。而近期廣東成交基本在長江價+400~450元之間,因此不少鋁棒廠家坦言,盈利更多來自于基價上漲帶來的利潤,這也就不難解釋鋁價暴漲后加工費暴跌,而鋁價走勢疲弱加工費則相對堅挺了。而山西、河南等地鋁棒受制于成本高企,極少發(fā)往廣東,企業(yè)多選擇就近銷售。(易樹良)
責任編輯: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