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銅生產商整合接近完成 中國五礦十年間締造全球前十
2017年03月16日 15:18 6689次瀏覽 來源: 十八銅人 分類: 重點新聞
今天所有的話題都來自上面那張表。十八銅人最近沒啥事,用了點時間把全球幾個重要的銅礦生產商的年報翻了一下,取了兩個簡單的數字:1、2016年(日歷年)的產量;2、2016年的生產成本。
結果很明顯,全球前十大銅礦生產商的入門起點大概在52萬噸,最后一名是力拓。然后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名,分別是這個超級周期里新崛起的傳奇公司第一量子(First Quantum)、這個周期里越干越挫的前巨頭英美資源、智利土豪控制的安托法加斯塔公司、波蘭國有公司波蘭銅業(yè)、墨西哥土豪控制的南方銅業(yè)公司、大膽妄為狂飆突進的嘉能可、巨頭必和必拓、智利國有公司智利國家銅業(yè)公司和作死派先鋒自由港公司。整個排行榜的產量范圍大概在52萬噸到211萬噸,其中100萬噸以下的有6家,100-200萬噸的3家,超過200萬噸的就1家。如果考慮緊隨其后,也就是2016年產量第11名的我們偉大的五礦資源的話,前11大銅礦生產企業(yè)的產銅量就超過1138萬噸,約占全球銅礦產量的50%左右。
在看這些公司的生產成本,這里面用行業(yè)內比較認可的C1現(xiàn)金成本進行比較,除了必和必拓和力拓這種屌公司不公布現(xiàn)金成本以外,其他公司的成本有2家低于1美元/磅(折2204.6美元/噸),其余均在1-1.5美元/磅這個區(qū)間里,也就是說有50%的產能其現(xiàn)場純現(xiàn)金生產成本低于3300美元/噸,現(xiàn)在的銅價是5800美元/噸,這現(xiàn)金毛利空間是相當的大,所以這些生產商過的是相當的舒服?,F(xiàn)在,3300美元/噸這個數據非常具有指導意義,C1現(xiàn)金成本在這個值附近的項目非常安全,反正和巨頭門的礦成本差不多,要死大家攔在一起死,一起死之后行業(yè)一起完蛋,所以大家也都死不了。以后看項目,記得沒事就看看Wood
Mackenzie的成本數據,起碼成本要在前50%分位的才有競爭力嘛。
在前10名的榜單里面,其實短期內能有增長的不多,也就是南方銅業(yè)和第一量子(其實嘉能可也有,但是嘉能可那個是之前停產的katanga、mopani再復產,不是什么新項目,算不算短期“增長”見仁見智嘍),其他的不是紙面增長項目就是非常長期的增長項目,比如力拓再搞的蒙古OT銅礦(這項目搞不出來,力拓排名想往前走是沒啥戲,手里是有幾個世界級項目,但都不是operator,跟著別人干而已,作為世界礦業(yè)老二力拓內心也挺苦的)和必和必拓一直在弄的奧林匹克大壩項目,這都得2020年以后的什么時候和大家打招呼了。反而是五礦資源,由于Las Bambas的達產,2016年還得再多放出來12萬噸左右的量,而且因為Las Bambas去年有大半時間在達產,所以成本比較高,也就是說這項目2017年的C1現(xiàn)金成本還有大幅下降的可能,所以五礦資源給出了一個相對低的成本指引區(qū)間。說回來,五礦資源在las bambas的幫助下,很大可能是能超英美資源、第一量子和力拓的,估計能到第8,這個成績相當驚人,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五礦作為貿易公司,走出去搞國際化還是挺早的,早年間想干的企業(yè)很多,后來都由于各式各樣的原因沒干成,如果早年間那幾個項目要是干成了,估計五礦現(xiàn)在已經拽到天上去了。直到2008年,五礦宣布收購澳洲的OZ礦物公司,這算是拉開了五礦走出去從貿易商向生產商轉變的序幕。但是,這項目的收購算成功一半,由于澳洲的審查原因,沒買到現(xiàn)在的Prominent Hill銅礦項目,只買到了其余的鉛鋅項目和位于老撾的Sepon銅金礦項目,這次算是五礦海外銅事業(yè)的起步。Sepon項目最開始開采的是黃金,后來黃金采沒了,才開始開發(fā)下面的銅礦,弄到今天,Sepon已經年產8萬噸陰極銅了,成本1.3美元/磅,很好的一個中型項目。收了OZ之后,五礦在09年后的大反彈中賺了暴多錢,另外也在集團使命的感召下又花大價錢在2012年干了Anvil,拿到了位于剛果金的Kinsevere項目,開始這個項目就想弄個6萬噸的,中間雖然也各種不順利,但是想在產量也已經穩(wěn)產在8萬噸陰極銅了,成本也相對不錯。如果只有這兩個項目,那么五礦最多也就能算是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型銅礦生產商,但是奈何MMG是中國人的公司,而且這家中國公司背后還有一個好爹,好爹背后還有好多深口袋的金主。因此,在2014年,MMG抓住對嘉能可合并Xstrata被反壟斷的時機搞了驚天一躍,一把連并購帶建設干了las bambas,弄進去100億美元,中國的銀行們也慷慨解囊,給出了長達18年的超長期建設貸款。這個交易對MMG來說是革命性的,這個交易使一個中型公司蛻變成一個大型公司,有機會一舉挺進全球前列。當然,花錢多風險也高,好在MMG算是爭氣,把項目按時間按預算投產掉了,而且這么大項目搞出個6個月就達產的小奇跡。還是那句話,自助者天助之。五礦資源的案例其實蠻典型的,只是這個速度在中國金主的支持下速度著實快樂一些。但拋開速度不談,一般情況下想快速成長,都是自己是個中型公司,然后和其他一些中型公司不斷合并,把公司規(guī)模做成大號中型公司后,突然抓住機會風險一躍,搞個真正的世界級項目,如果搞成了就進入巨頭俱樂部,搞不成就只能被其他公司吃尸體,然后別人踩著你的尸體爬上去,還別不服氣,這就是周期!
Super Cycle已死,有事請燒紙,五礦資源的案例因此就很難有被復制的基礎,這是宏觀大背景。而在微觀上,全球的礦企在這輪從2011年以來的下跌搞乖了,更多關注自己的資本使用紀律、生產力提高和提高股東回報,這種趨勢還得延續(xù)很長一段時間,各大巨頭都不會去開發(fā)新項目,而新興企業(yè)又融不到錢去開發(fā)新項目。同時,巨頭們最悲劇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也不太會再賣項目,所以各位想并購成長的最好機會也過去了。綜上,感覺五礦資源算是踏上鼓點了,以后那個排名內的位次可能會不時調整,但是估計很難再有人躍上前面那個排名了。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