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平:電解鋁行業(yè)已從江蘇完全退出
2016年03月11日 8:43 5015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重點新聞
作為全國第一工業(yè)經濟大省,江蘇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壓力極大,特別是化解過剩產能領域更加嚴峻。全國人代表、江蘇省經信委主任徐一平3月7日給出了答案。
“十二五”期間,江蘇提前2年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同時,從2013年開始,確定了2013年-2017年的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在五大重點領域中,到2015年年底,共化解了鋼鐵產能852萬噸、水泥產能3248萬噸、平板玻璃389萬噸、電解鋁10萬噸、船舶670萬載重噸。
徐一平特別強調,電解鋁行業(yè)已從江蘇完全退出,平板玻璃總量從全國第5位降到第7位。
總體而言,制訂獎勵的措施,主要通過激勵、市場的辦法,來推動過剩產能的化解。
徐一平向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通過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提升了江蘇產業(yè)的競爭力,使得更多的要素資源得到更好的發(fā)揮,也為江蘇制造業(yè)的轉型升級開拓了新的空間。
目前,江蘇落實中央五大任務的意見已制定,降低企業(yè)成本的計劃已經在2月26號發(fā)布,另四大計劃正在征求意見,盡量做到精準對策,經過程序以后再進行下發(fā)執(zhí)行。
作為“率先”探索發(fā)展的大省,徐一平表示,其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和強度可能會超過國家政策。
從鋼鐵情況來看,將在原來化解過剩產能的基礎上,未來3到5年再化解1000萬噸到1500萬噸左右;盡管是資源小省,煤炭核定的產能是2182萬噸,但在未來的3到5年再化解200萬噸左右,達到現(xiàn)在產能的40%左右。
徐一平對“僵尸企業(yè)”的處理也進行了回應。
徐表示,“僵尸企業(yè)”的處理是去產能的重要工作,將通過對落后產能的淘汰,能夠通過標準約束使一些落后低效產能被淘汰。
同時,要制定相關的政策來加大對過剩產能主動退出的支持,通過市場的辦法來更好的推動。徐一平表示,江蘇通過前幾年化解過剩產能的具體工作已積累了很多經驗。
對“存量產能”則采取專業(yè)化發(fā)展,以此提高競爭力,通過技術改造提升轉型空間等。
徐一平表示,過剩產能并不一定就是落后產能,因此,會盡量鼓勵龍頭企業(yè)“走出去”,特別是沿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加強國際之間的合作。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