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綜合管廊項目PPP模式詳解
2016年01月19日 9:21 4106次瀏覽 來源: 中國建設報 分類: 建設工程 作者: 常慶海 張若喬
地下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即在城市地下建設一個隧道空間,將水、電、氣、熱、通信等各類市政管線有機綜合集約化地鋪設在同一條隧道內,并進行集中管理的大型綜合性市政基礎設施。
2015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多次出臺政策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并強調在綜合管廊建設中,應優(yōu)先考慮引入社會資本,采取PPP模式。同年4月,財政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公布了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對采取PPP模式建設的管廊項目,給予額外資金獎勵。同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5]6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到2020年計劃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
從部分試點城市開展PPP咨詢服務情況和率先實現(xiàn)具體項目落地的實踐經驗來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要運用好PPP模式,必須根據項目特點考慮如下因素:
一是實現(xiàn)經濟社會效益的周期較長。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可以避免傳統(tǒng)直埋方式下因管線擴容、維修等反復開挖道路的額外施工浪費,減少環(huán)境污染;同時,綜合管廊避免了管線直接與土壤和地下水接觸,延長了管線使用的壽命,降低成本。但這種“節(jié)約”是在管廊整個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都在100年左右)中逐漸實現(xiàn)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卻需要短期內一次性投入。因此,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xiàn)出來。
二是建設費用高。物業(yè)管理及運營維護費用低。地下綜合管廊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同步配套完善的消防設施及監(jiān)控設施。而建成后的物業(yè)管理則相對簡便,通常情況下通過配套的監(jiān)控設施即可完成對整體地下綜合管廊的監(jiān)控管理,與高昂的建設費用相比,運營維護費用之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日常運營維護的頻度和強度相較于傳統(tǒng)直埋方式也大大降低。
三是管線單位入廊協(xié)調難度大。地下綜合管廊集中修建,里面鋪設各種市政管線,包括水、電、氣、熱、通信等,各管線分別屬于不同的使用單位和所有人,其中有國企也有私企,有央企也有地方企業(yè),協(xié)調難度很大。對管線建設單位而言,入廊的短期效益并不明顯,減少管線重置等長期效益在未來才能顯現(xiàn)出來,這也是管線單位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那么,圍繞地下綜合管廊的上述3個主要特點,在此類項目中PPP模式需如何設計呢?
一是合作期限的設置要合理。地下綜合管廊經濟社會效益的實現(xiàn)往往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周期,相應的PPP合作期限也應適當增長。相較于道路等其他基礎設施PPP項目,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合作期限一般建議不低于25年,可設置為28~30年(特許經營項目通常約定的期限不超過30年),如果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可以接受,長于30年的安排也未嘗不可。
二是付費模式設計要注重可操作性。根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財金〔2014〕113號)的要求,PPP項目回報機制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和政府付費等支付方式。地下綜合管廊可向各入廊管線單位收取相關費用,屬于準經營類的項目,一般可采取可行性缺口補助方式來設計項目的回報機制。考慮到國內地下綜合管廊實際運營經驗較少,未來入廊管線單位收費情況并不明確,也可以考慮采取政府付費方式向項目公司購買地下綜合管廊服務,保證項目公司合理收益,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三是費用標的設置要科學。地下綜合管廊收費主要包括管廊租賃費用及物業(yè)服務費用兩部分。其中,管廊租賃費用主要滿足前期建設回報要求,這部分主要通過可用性服務費方式支付;物業(yè)服務費用主要滿足管廊運營維護回報要求,這部分主要通過運營績效服務費方式支付。結合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前期建設費用高、后期運營費用低的特點,在選取社會資本時,投報費用標的設計重點應考慮可用性服務費。
四是入廊收費依據和保障要明確。根據國務院《指導意見》的要求,入廊管線單位應向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交納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其中入廊費主要根據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建設成本以及各入廊管線單獨敷設和更新改造成本確定,用以彌補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建設成本;日常維護費主要根據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維修、更新等維護成本以及管線占用地下綜合管廊空間比例、對附屬設施使用強度等因素合理確定,用以彌補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運營維護成本。同時,應出臺強制入廊政策,保證各入廊管線單位只能使用地下綜合管廊,使得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需求得到保證。
綜上所述,地下綜合管廊雖然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但如果項目整體設計合理,在國家法律政策等多方支持下也能成為收益長期穩(wěn)定的好項目。從貴州六盤水等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的PPP模式成功實踐經驗來看,大量社會資本對此類項目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筆者相信隨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全國鋪開,將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成功案例。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