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yè)今組團赴歐抗辯
2013年03月08日 10:37 2454次瀏覽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分類: 光伏
據商務部下屬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透露,機電商會今日將率天合光能、英利、無錫尚德、晶澳等9家光伏企業(yè),參加在歐洲舉行的光伏產業(yè)聽證會。會上,機電商會和企業(yè)將對歐盟提出的 產業(yè)損害問題進行積極抗辯
拒絕任人宰割 企業(yè)組團抗辯
機電商會工作人員透露,正在和企業(yè)一起整理抗辯材料。在聽證會上,將從產業(yè)損害、因果關系以及共同體利益等角度進行抗辯。昨日,天合光能對外溝通負責人張謐向記者證實,公司參加聽證會的細節(jié)將進一步對媒體公開。但接受采訪的多名業(yè)內人士以及專家都認為,抗辯恐難以影響歐盟最終的雙反決定。
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fā)布公告稱,歐盟將自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實施進口登記,這意味著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追溯期確立。如此嚴厲的措施在中歐貿易戰(zhàn)歷史上實屬罕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抗辯是否會對歐盟最終決定產生影響,中國企業(yè)組團抗辯是積極信號,中國企業(yè)需要說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任人宰割。”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對記者表示:“機電商會與商務部還是有區(qū)別,并不完全代表政府,但是能說出自己的訴求是一個積極信號。”
商務部原定于2月20日公布對美歐韓多晶硅雙反調查立案決定,但最終并未出爐,有消息稱決定將在本月出臺。一名券商人士據此表示:“中國的態(tài)度從另一個側面證明歐盟必反無疑。”
新興市場與國內市場是“藍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記者表示,歐盟最終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是大概率事件,中國的反制措施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但光伏業(yè)走出困境還是要多措并舉。他十分強調中國企業(yè)要善于打開各類市場,挖掘新興市場潛力,盡快打開國內市場。
從記者掌握的情況來看,除了歐洲等傳統(tǒng)市場,各個光伏企業(yè)也正在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空間。去年底,尚德電力接到了幾單非洲訂單。天合光能有關負責人劉譯陽則對媒體提到,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國家,缺電現(xiàn)象嚴重,而當地傳統(tǒng)的燃油發(fā)電方式成本又很高,因此這些國家對光伏發(fā)電有著潛在需求。“天合光能去年就在阿聯(lián)酋、澳大利亞、南非等新興國家成立了辦事處。”
根據機電商會的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額為111.9億美元,同比下降45.1%。而我國對東盟和非洲光伏產品出口則出現(xiàn)增長,增幅分別為22.1%和10.9%。
對整個行業(yè)而言,今年整體日子比去年好過。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硅片、電池板、組件價格都穩(wěn)重有升,尤其是組件價格漲幅明顯。”
責任編輯: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