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買入貴金屬紀念品假貨風險
2012年08月23日 14:44 2516次瀏覽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分類: 貴金屬
股市跌跌不休,股民信心嚴重喪失,面對難控的資本投資市場,收藏市場,尤其是國內金銀幣、錢幣以及各種紀念章收藏市場火熱起來。專家表示,在收藏投資價值方面,尤其是貴金屬紀念章,為避免藏品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尤其要擦亮眼睛。
上海市民張女士便是一位貴金屬產(chǎn)品收藏投資新手,令張女士苦惱的是,“藏品市場上的各類金銀幣、章種類繁多,前不久購買了一套奧運題材紀念章,居然被認定為是偽制品,這讓我不知如何選擇具有真正保值功能的產(chǎn)品了。”
據(jù)悉,像張女士這類的貴金屬產(chǎn)品收藏投資新手不在少數(shù),也不乏看走眼的收藏愛好者。為此,記者前去8月18日剛在光復西路17號盛大開業(yè)的上幣展銷中心,采訪了上海造幣有限公司(下稱“上幣”)展銷中心負責人阮璐。阮璐提醒市民,與股票、基金、期貨等的投資不同的是,實物投資市場上有眾多假借權威機構之名,生產(chǎn)、銷售的假冒產(chǎn)品,這讓缺乏集幣集章常識的收藏投資者很是盲目。金銀紀念幣紀念章都具有較高的收藏投資價值,消費者切勿為了一時低價利差便購買了偽制產(chǎn)品,從而失去了長期的投資價值。
今年龍生肖題材產(chǎn)品的銷售異?;鸨?,就拿上幣出品的一款“九龍秀玉銀章”為例,憑借著名的設計師和精致考究的工藝,一上市便引起了市場熱烈反響。但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機模仿、偽造相關產(chǎn)品,并堂而皇之地在市場上銷售。“這些金銀幣、章不僅在外包裝,甚至是收藏證書都能偽造得惟妙惟肖,這讓許多專業(yè)知識不足的市民上當受騙”。
阮璐告訴記者:“國有造幣有限公司承接金銀紀念章的訂單也非常審慎,尤其是重大題材紀念章,都必須有相關單位的批文和授權,真品都基本具備專門的防偽工藝,且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也采用了浮雕層次等新型技術。”
記者在上幣展銷中心看到,設于一樓的展示中心,陳列了上海造幣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讓公眾了解錢幣的工藝及文化,提高鑒別能力。真正為錢幣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近現(xiàn)代造幣工藝的優(yōu)質平臺。
阮璐建議,收藏投資愛好者一方面需要有甄別貴金屬收藏品的能力,另一方面選擇有正規(guī)資質的購買渠道,才能降低買入假貨的風險。
責任編輯: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