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重金搶救被廢舊金屬污染土地
2010年11月30日 9:33 389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據介紹,臺州廢舊金屬拆解加工業(yè)已有30年歷史,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金屬集散地、最大的電機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區(qū)。去年這個市廢舊回收與資源利用企業(yè)發(fā)展至235家,銷售產值達230多億元。因此,這座沒有礦藏的城市卻有著”長三角"城市礦山"”的別稱。
廢舊金屬拆解業(yè)在為緩解區(qū)域資源瓶頸的同時,也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威脅群眾身體健康。記者了解到,臺州的路橋區(qū)、溫嶺市是該產業(yè)集中地。路橋區(qū)被污染土壤主要是多氯聯苯含量超標,溫嶺市被污染土壤主要是鎘、銅、鉛等重金屬超標。
據臺州市環(huán)保局固廢管理中心主任林勤耕介紹,為解決污染問題,臺州積極與浙江大學合作,對重點區(qū)域進行了表層土壤污染篩查,請國內權威專家多次論證,最終提出了“以動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為主,其他修復為輔”的修復方案。從今年5月份開始,臺州進一步實施了土壤修復工作,并落實了1500萬元經費專門用于土壤污染整治工作。
“不同的土壤采用的修復方法也不同,”林勤耕說,“針對溫嶺整治示范區(qū)主要采用動植物修復法,在路橋則主要采用微生物修復法。”
據介紹,在溫嶺推行的動物修復法是往土壤中投放一種特殊蚯蚓,每平方米大約需要2萬條;植物修復法是種植莧菜等植物。這類方法是利用動植物分解、吸收土壤里超標的重金屬,讓土壤恢復“健康”。
而在路橋修復區(qū)實施的微生物修復法,則是往土壤里加特殊微生物,再控制好溫度、濕度,讓它們在土壤里繁殖,以達到改善土質的目的。
浙江省環(huán)保、國土等部門近日的現場驗收結果顯示,整治示范區(qū)域的土質已達到居住地土壤標準。預計到2012年10月,該區(qū)域土質可達到農用地土壤質量標準。屆時,蔬菜、水稻等農作物有望在整治示范區(qū)內重獲生機。
責任編輯: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