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40%資源稅 “中國投資”面臨價值重估
2010年05月17日 8:30 8266次瀏覽 來源: 《新世紀》周刊 分類: 重點新聞
殃及中國
除了澳大利亞,最關注這一新稅制的是中國鋼鐵和礦業(yè)人士。5月10日,鞍鋼集團副總經理白靜瀑和中鋼集團總裁黃天文,均向本刊記者表示了對澳大利亞資源稅新政的關注,并透露正分析和評估這一政策對澳項目投資的影響。
鞍鋼此前與澳大利亞金達必金屬公司(Gindalbie Metals Ltd)共同出資18億澳元開發(fā)卡拉拉鐵礦項目(Karara Iron Ore Project),雙方在項目合資公司中各持股50%。中鋼則在2008年實現(xiàn)了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的全面收購,目前每年約有幾百萬噸的鐵礦銷往國內。
黃天文認為,這一改革毫無疑問會影響當?shù)氐V山企業(yè),以及外國對澳大利亞礦山投資的成本和相關利潤,但他同時相信“最終通過市場的方式,政府、合資企業(yè)和當?shù)仄髽I(yè)之間能夠形成一種平衡,使得多方利益得到互補”。
澳大利亞最豐富的礦業(yè)資源是鐵礦石和煤炭。業(yè)內人士預計,新政如若實施,可能會給已脆弱的鐵礦石市場供應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北京鋼聯(lián)資訊總監(jiān)徐向春告訴本刊記者,新政實施有兩個隱憂,一是資源稅上調后,礦企勢必會想方設法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移給下游;二是投資收益的下降和未來投資門檻的上升,長期來看會導致將來市場上的供應出現(xiàn)下降。
在資源稅新政公布之初,鐵礦石企業(yè)就已表明有意削減未來投資。新政公布的第三天,澳大利亞蘭博特角礦業(yè)公司(Cape Lambert Iron Ore project)宣布,受資源稅計劃的影響,將放棄原有的對西澳皮爾巴拉地區(qū)一處鐵礦石資產的開發(fā),該項目規(guī)模大約在4億澳元。力拓鐵礦石部門負責人山姆·威爾士(Sam Walsh)也在澳大利亞珀斯表示,力拓計劃將部分項目“暫停”,其中包括在皮爾巴拉地區(qū)鐵礦石110億美元的擴展工程。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對本刊記者坦承,澳大利亞開征資源稅的舉動將會使中國企業(yè)赴澳投資更趨于謹慎,企業(yè)投資步伐可能放緩。
目前,很多在澳大利亞有投資的中國企業(yè)都被迫對原有投資項目重新評估。一位有著多年經驗的國內鐵礦石貿易商告訴本刊記者,“這一資源稅改革如果實行,影響最大的就是新建礦山。新建項目的經濟性和盈利能力會大幅下降,回報會降低,銀行、投資方對此會有所顧慮。長期來看將影響企業(yè)的投資意愿。”不過,他認為總供應趨緊的局面會在五年后才呈現(xiàn)出來。
澳大利亞西澳州州長科林·巴奈特(Colin Barnett)卻相對樂觀,他認為,資源稅改革后,來澳大利亞投資的低收益仍然擋不住中國企業(yè)對資源的渴求。“中國有基本的保障長期資源安全的需要,所以中國仍然會繼續(xù)投資。”
巴奈特的說法不無道理。業(yè)內人士曾普遍預計,在三至五年之后,隨著目前現(xiàn)有礦山新增產能擴建工程完成,以及中國企業(yè)對海外鐵礦石資源控制量增加,鐵礦石市場的供需矛盾有望趨于緩和。但如果澳大利亞資源稅新政推出影響到供應,則進一步加大了“供應緊缺”格局緩解的難度。
不過,市場普遍預期現(xiàn)有資源稅方案仍有調整可能。新稅方案公布后,澳大利亞財政部將進入長達六個月的“磋商”,全面征求相關利益方對新稅制的意見和看法,預計將在今年底公布正式的最終設計方案。巴克萊銀行和花旗銀行均認為,這一資源稅提案最終很可能會“縮水”,結果將取決于澳大利亞政府以及企業(yè)各方所進行的博弈。
[1] [2]
責任編輯:毋寧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