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資源稅改革無懸念 最遲明年1月推出
2010年03月29日 14:29 10430次瀏覽 來源: 經濟導報 分類: 重點新聞
3月29日消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高培勇26日在濟南表示,經濟刺激政策適時調整才能實現經濟溫和增長,而稅收政策調整要“抓大放小”,關鍵做好5個稅種的政策調整。
刺激政策需適時調整
當日的培植山東財源對策研討會上,高培勇用“效果不俗”來評價過去一年實施的財政稅收政策。
“貨幣政策充當的主要是副攻手或輔助的角色,擔任主攻手、扮演主角的是財政稅收政策。”高培勇說,財政稅收政策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總體格局表現在,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和實施結構性減稅。
減稅方面,2008年,中國政府減稅2800億元,涉及7個稅收項目;2009年,國家計劃減稅的總規(guī)模是5500億元,但實際減稅5666億元,共涉及9個減稅項目。
后金融危機時期,前瞻未來的財政稅收政策走向,特別是其中的稅收政策的趨勢,首先要對宏觀經濟形勢做出基本的判斷。“'拐點’出現了,但是未來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高培勇表示。
原因在于,“世界經濟增長主要靠政策的拉動,拉動政策主體的部分就是財政稅收政策。”高培勇分析,經濟發(fā)展短時間內還離不開經濟刺激政策的支持。
除此之外,為應對金融危機,各國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兩個渠道向經濟注入了巨量流動性。“這些流動性終究是要釋放的,只是在哪個時點釋放,釋放時間離現在還有多遠都不得而知。”高培勇說。他判斷,根據刺激政策的調整,今年中國的經濟形勢大致可以分為后續(xù)過熱、后續(xù)乏力和溫和增長3種情形:
國際經濟恢復快于預期,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的力度未能有效減弱,經濟有后續(xù)過熱的風險;反之,國際經濟恢復慢于預期,中國經濟刺激政策退出過早,民間投資又未能跟上,中國經濟可能會后續(xù)增長乏力;但只要國際經濟恢復不出現整體惡化局面,中國經濟政策隨國外形勢變化適度調整,中國經濟則可實現溫和增長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hoping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