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稱新疆有色銅鎳礦前景光明
2011年08月12日 14:28 704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8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翟裕生,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士滕吉文,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玉柱組成的“天山南北院士行”調研組一行數人到新疆有色集團新鑫礦業(yè)銅鎳礦進行“礦山發(fā)展戰(zhàn)略與科技路線圖”主題調研,銅鎳礦礦長劉朝輝、副礦長董國慶向調研組一行匯報了銅鎳礦地質勘探情況及生產情況。
院士專家組通過查看圖紙、下井考察和相互討論后對新疆有色的前景,對銅鎳礦的未來予以充分肯定,并對銅鎳礦未來的地測勘探發(fā)展方向提出了幾點寶貴的意見。一是對于礦山來說,地測勘探很重要,地質勘探必須要嚴謹、科學地應用先進技術進行勘探;二是銅鎳礦附近的斷裂帶活動頻繁,斷裂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成礦,有構造運動就有成礦的可能,銅鎳礦的大型的礦體很可能在深部,深度可能達2000米左右,要加大這方面的勘探;三是銅鎳礦未來的礦體開采必須引進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模式,這將極大地提升銅鎳礦的開采能力;四是今后銅鎳礦地質勘探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是深部找礦,而技術是地質勘探的關鍵、規(guī)模是地質勘探的保證,希望銅鎳礦進一步加強地質勘探工作,從深部、技術、規(guī)模上下功夫。
此次“天山南北院士行”調研小組,主要是為礦山企業(yè)進行地質勘探方向的指導,共同探討地質專業(yè)問題。院士專家們一致認為,銅鎳礦深部存在大型礦體的可能性極大,礦體儲量多,新疆有色的前景很光明,銅鎳礦的未來大有前途。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